如果左权与彭雪枫没有牺牲,谁更有资格成为大将?
发布日期:2025-02-04 19:06    点击次数:115

在新中国诞生前的漫长革命历程里,众多革命将士英勇献身,毫不犹豫地为新中国的创立倾尽所有,只为赢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一边加速建设发展,一边铭记为新中国作出巨大贡献的功臣,不忘回馈他们的付出。

经过多年筹备,新中国于1955年决定为功臣授衔以表彰其贡献,众多将士在此次授衔中获得了与自身资历和军功相符的军衔。

中国铭记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将士,如左权、彭雪枫等,他们在多年后获中央军委认定,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殊荣。

在荣获“军事家”称号的三十六人中,除毛泽东主席等五位国家领导人,其余皆为开国元帅与开国大将,全部位列其中。

若左权与彭雪枫均未牺牲,谁更有资格晋升大将?此问题需综合考量二人贡献与才能,难以简单论断。

【“两杆子”都硬的左权将军】

左权将军,本名左纪权,幼时失怙,家境贫寒至极。五六岁起便助母持家,以稚嫩之躯肩负家庭重担。

幸运的是,明理的母亲和亲人不遗余力地支持左权求学,尽管他多次因家境贫寒辍学,但在亲戚的资助下,他最终成功考入县立中学。

在中学时期,左权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杂志,首次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些先进理念使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他与志趣相合的同学共组进步社团,热心参与爱国学生运动,终决定投笔从戎,毅然加入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

1924年3月,左权进入广州某军事学校,他积极吸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在政治和军事上严于律己,因此成为了教官公认的杰出学员。

同年10月,左权初战沙场,实践了军事理论,并与队伍中的共产党员接触,这一经历不仅加深了他的军事理解,还促使他树立了新的革命信念。

次月,他所在学校并入黄埔军校,他及同学们随之成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继续学业。

在黄埔,经老乡陈赓引见,左权见到了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与之交谈后,发现左权怀抱积极政治理念,便耐心引导他向党组织靠拢。

在周总理的引导下,左权迅速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由三民主义转为共产主义信仰。1925年,周总理亲自主持他入党,自此左权踏上了正确的革命征途。

1925年10月,左权因平叛战绩卓越,被党组织选派赴苏联留学。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依组织安排,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一步学习。

经过两年多在伏龙芝的深造,左权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理论,具备了杰出军事指挥员的素养,随后接到了回国的命令。

左权初至闽西革命根据地红军军官学校任职,旋接新令改编红军部队,成为新红十二军首任军长,此时他年仅二十五岁。

随后,才华横溢的左权调至中央苏区,亲自策划并参与宁都起义,该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他更兼任军团长及政委,彰显中央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与重用。

左权擅长实战中活用战术,战后总结以提升战效。他因此屡获毛泽东赞誉,称他虽留学海外,却是文武双全、能力出众的将才。

左权在革命路上遭遇坎坷,他反对王明的“左”倾路线,结果被诬为“托派”,职务尽失,更遭留党察看处分。

左权深感委屈,却未放弃信仰,反而更加坚定,矢志不渝地追随党的步伐,决心继续走下去。

最终,中共中央认识到“左”倾错误,在毛泽东坚持下,决定恢复因反对该路线遭打压的干部职务,左权也在其中得以重新启用。

左权虽仅任无军事指挥权的参谋,且处分未消,却仍感满足,随即全身心投入参谋工作,尽心尽力。

左权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其拟定的作战计划在实战中屡获佳绩,因此于1935年被任命为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重掌军事指挥大权。

日寇全面侵华后,左权赴八路军总部任副总参谋长,跻身我军最高指挥行列,持续在抗战中贡献智慧与力量。

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七岁,成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

与左权将军情况相仿的还有彭雪枫将军。

【共产党人好榜样-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将军出身贫寒,但幸有祖父在私塾执教,伯父亦开办私塾,使他得以顺利求学,十四岁那年,他成功考入天津南开中学。

彭雪枫因伯父无力承担学费而辍学,随后赴北京,在冯玉祥部任职的族叔资助下,进入西北军军官学校(育德中学前身)继续学业。

1924年,彭雪枫因族叔资助中断面临困境,但幸得校长善举,得以在小学部任教,采取半工半读方式,继续完成学业。

因此,他得以接触学校里的爱国进步教师,阅读《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从而初步了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彭雪枫积极组织学生支持这场全国反帝运动,因表现杰出当选学生自治会会长,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北京东城学生运动。

随后,彭雪枫在北京、上海等地奔波,秘密从事青年、农民及士兵运动的相关工作。

在从事秘密工作的数年里,他每日身处险境,却成功经受了复杂危险环境的考验,展现了出色的党员素质,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1930年,彭雪枫转至部队任职,这一变动标志着他精彩却短暂的军事生涯的开始,他从此踏上了战斗的道路。

彭雪枫长期投身兵运、农运等秘密工作,战场上亦英勇无畏,参与长沙、赣州等多役,更独力平息师长叛乱,荣获红星奖章及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赞扬。

彭雪枫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随中央红军踏上万里长征。途中,他率部参与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等多场重要战役,历经艰险。

彭雪枫在这些战役、战斗中表现卓越,立下赫赫战功,赢得部队上下一致赞誉,被誉为中央红军中的“杰出青年将领及模范政委”。

1938年,为迅速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新局面,中央长江局亟需一批具备游击战经验的干部加入,以强化抗战力量。

因此,彭雪枫因在山西统战中贡献卓越且任八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兼驻晋办主任,凭其丰富的红军游击战术经验,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彭雪枫迅速转至河南,任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负责招募训练抗日军政干部,并亲自传授游击战术,成功为党培育了众多急需的游击战争人才。

同年9月,彭雪枫亲训的抗日人才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他兼任司令员与政委,率部前往豫东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不久,彭雪枫率部前往豫皖苏边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历经多次改编后,于皖南事变后,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他任师长兼政委,年仅三十三岁。

1944年,这位杰出的军事人才在与国民党顽敌的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三十七岁,他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谁更有资格成为大将?】

依据左权、彭雪枫将军的光辉革命履历及重大贡献,可见两位将军在资历与军功上均不相上下,各自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根据1955年大将评衔标准,两位将军均符合参与重大武装起义、开创重要革命根据地及担任抗战时期主要抗日武装领导人的要求。

综上,若左权、彭雪枫两位将军未牺牲,均有望获大将资格。

左权与彭雪枫两位将军虽在抗战时期英年早逝,无缘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但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其贡献将永载国家和人民心中。

1988年,两位将军入选中央军委评定的三十六位军事家名单;至2009年,他们再获殊荣,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英雄模范”。

上述种种表明,评衔非国家对功臣的唯一肯定,国家和人民的恒久缅怀,对功臣而言,或许才是更具深远意义的表彰。